顯示具有 生活之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生活之眼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

倫敦瘋狂跨年夜(Crazy New Year Eve’s Night in London)
















來到倫敦,不能免俗的就是要到Thomas River河畔邊觀”看London Eye爆炸”(這是我在這邊一個朋友的說法),和幾個朋友相約就一起,找到一個好的位置,靜靜等待傳統倫敦的煙火饗宴。

這裡就要稍微分享一下跨年的經驗了。剛好我有機會在台北、紐約、倫敦三個城市跨過年。當然感受大不同,在台北看火炸101,因為是自己的地盤,你可以有很多種可能性:在家看、現場看、附近屋頂看、看電視、上陽明山看〈去年跨年相約三五好友帶著鍋碗瓢盆、食材登高上山在氣溫約五六度下享受紅酒、羊肉爐、咖啡,綜觀台北市所有煙花堪稱一絕!〉,各種可能性剛好也都一網打盡,一場煙火,看的地點不同,也產生了各有其各種巧妙不同之處。然而那次去紐約Time Square跨年,由於是個廣場的關係,一堆青少年七早八早就占好位置,等了七八個小時,就只為約十分鐘的煙火秀。其實就是一顆蘋果掉下來之後,就開始放煙火,由於大樓上的蘋果其實現場看極小,感受現場人擠人的效果大於看一顆小小蘋果掉下來來的實際許多。
這次的倫敦跨年,感受到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跨年氣氛。首先是國際化。有別於紐約廣場幾乎被青年年所佔據般的狀態,在倫敦,各種臉孔、年紀的人都可能出現在河岸邊,加上London Eye是一個巨大標的物,所以從四面八方其實都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風采。這次我們剛好在他的正對面(也就是正圓喔!)觀看他施放的整個過程。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新的科技了,將整棟約25層的大樓變成螢幕,這次的贊助廠商LG,配合許多人在偌大螢幕上的恭賀新年,配合現場BBC DJ的音樂伴奏(從十點開始),呈現出相當具有科技、時尚的氣氛,沒有歌手演唱,純粹的DJ放音樂有如一場嘉年華會般,讓所有人都陶醉在音樂之中!各種擁吻、舞蹈、歡愉的氣氛漸漸在寒風中暖和了現場所有人的心,有朋友跟我說還有大麻煙的味道,一股微微刺鼻酸辣味竟是大麻煙味,還真是令我大開”鼻”界!

這裡還要補充介紹的是倫敦的警察,在人潮洶湧的跨年晚會中,硬是有警察騎著馬維持秩序,相當具有衝擊感!當然在馬上的至高點高度可以綜觀所有現場狀況也是有其考量(意思就是說要當警察要學會騎馬?),不過現場的馬糞也成為一種很”倫敦”的味道。

當最後準備倒數的時候,是我個人感受質感最濃厚的部分,倒數二十秒時首先隆隆的鐘聲開始響起,讓人感受到有如Big Ben也參與了這場盛會,相當具有文化質感的感受!之後你可以想像的煙火的樣子,繽紛絢爛、美不勝收、讓人讚嘆生命的美好,只有一直的”Wooooooooooow”可形容!

三個小時以上的等待跟十分鐘享受是在全世界哪裡看煙火一樣的定律,不過在台北,大家同文同種文化水準一致,比較沒有大失控的狀況發生,在這裡的全球化讓人需要具有高度警戒感,散場時整個城市像是一隻失控狂奔的野馬般四處亂竄,其實指標系統沒有想像中清楚,大家都跟無頭蒼蠅般四處亂竄,地上垃圾滿地、酒瓶、煙蒂到處都是,一旁的清潔大隊(幾乎都是黑人,你知道我要說什麼…)也準備要收拾這場殘局,在美麗的煙火後面,接著是一場失控的回家驚魂記,我緊握著我高倍數的單眼數位相機,在沿路中保持警戒,嚴防任何意外發生!
我想,這就是倫敦吧!摻雜著極度的美麗絢爛有如天堂般極樂的享受,你可以找到;有無比殘酷的現實醜陋的貪婪、罪惡、失控你也必須擁有,這樣的差異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點滴刻畫在每個倫敦人的心頭…。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寒冷感 The Sense of Freeze
















其實自己在看自己所拍的照片時,拍攝當下的情緒、感受,都會若有似無地重新回到當下的時空,不過,最常收到的第一當下的感受往往是:寒冷。

美麗的一張張照片堆砌、解說的同時,是忍受著、寒冷、孤獨(你也知道,長時間的建築之旅對一般人而言是極為枯燥的)、承重的相機、飢餓…等等,所換來的。沒有所有事情是極端的美好或極端的醜陋,總是漂泊在美好中會有些許的未知、不安伴隨,總是在既定的步伐中摻雜局部的安定與踏實,讓人痛苦又享受的美好。

地鐵地圖的一百種用法:微型倫敦(Micro London)





書店將倫敦的地圖,這麼”來”了一下,就成為很讚的地坪鋪面設計。

地鐵地圖的一百種用法:原來地鐵地圖也可以這樣玩!(Search the name of Tube Station for Fun!)



坐地鐵的途中,坐在身旁的兩兄弟,拿著地鐵地圖,開始玩著一個遊戲:猜猜樂。
由一方說出地鐵站名,另一方來猜。百年地鐵地圖,已經發展出盤根錯節有如大樹般複雜,最適合學齡兒童增加腦神經用,坐在身旁的我,利用剛剛回家的小台數位相機,偷拍下這有趣的一刻。

相機歸位(Digital Camera is back!)




終於,修了快三個星期的相機,終於在這個星期二到手,你知道的,單眼相機其實具有一定程度的”攻擊性”,很多場合都不太能拿出來拍攝,像是商店、捷運等等,那天到Finchley找相機老爹拿相機,也順便拿了修好的相機跟他合照了一張,人海茫茫可以遇到善心的相機老爹也算是結下善緣。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歷史讓你飢餓 History makes you hungry



首先,要開始一趟實在的博物館行程,你真的需要很好的體力。歷史會考驗你肉體的能耐,尤其是在你又背了一堆東西之後。旅行的種種感覺,正是微型人生的縮影,有人只看重點,有人想一網打盡,一樣的博物館,不一樣的體驗。這是在倫敦塔橋下的餐廳,在一旁則是倫敦之塔(The tower of London),在萬步行腳的旅途中,看到一家餐廳的招牌寫著著的字眼:歷史讓你飢餓 “History makes you hungry”歷史讓你飢餓!由於倫敦古蹟眾多,如果真要細細靜觀,除了時間、金錢之外,充足的體力跟事前的計畫、天氣等樣樣不可少,在陰冷、低溫、疲憊入侵全身、衣服幾乎濕透的旅途中看到這樣的字眼,真是心感戚戚焉啊!

瘋狂的一夜 Crazy Night

星期五的晚上,跟韓國學生Kieth 相約在Golders Green站準備一同前往Pub。那是一家就像是一般的Pub會長的樣子的Pub,我們大約八點二十分多到,氣溫大約六七度,我猜。剛開始只有我、Keith、Bob、還有Hero四個人在場,場面冷冷清清,後來來了一個日本女生,剛從歐洲三週旅遊回來,走過九個國家,大約跟他分享一下他旅遊的心得,他覺得唯一最特別城市是布拉格。其他的地方他覺得都大同小異。Keith也說下星期之後他也要去歐洲旅遊,回來倫敦休息三週之後,繼續前往歐洲旅行。準備離開的另一個韓國學生,也剛從歐洲旅行回來。所以早場暖身的話題讓我覺得的結論是:倫敦是歐洲旅行的轉運休息站!而旅行在此似乎也變成家常便飯,就像是喝水一樣自然。

之後陸陸續續來了一堆人,有之前上課的學生現在仍繼續留在倫敦工作的瑞士人、韓國女生(記不起名字)、剛到的韓國學生、日本警察準備改行到老師的學生、公司派他來學英文一年以拓展歐洲業務的公司CEO Takahiro、在外商公司上班公司給他五個月的年假的會計師Reiko…族繁不及被載、氣氛開始漸漸歡愉了起來…。

你也知道,來來去去、生離死別,這些重複卻又令人難過的事情,每天發生在日常生活周遭。會計師Reiko、還有一個日本學建築的學生、義大利學生Stefano都在今天結束課程,所有珍重再見的話一一出籠,全球化下的交際經驗著實令人覺得刺激有趣。大家暢聊了一會兒,時間也不知不覺到了十一點多,有些人開始一一離去,最後韓國學生準備另外幫義大利學生Stefano搞一攤,於是Kara(委內瑞拉學生)、他的一百九英國男友、韓國學生群等一群人就另外到Kim家,另一個韓國學生李東圭告訴我說 :Joseph! Tonight you need to prepare to die!

他們到超商買了一種叫做So-chum的酒,濃度大約是20%,義大利人愛搞浪漫多情,沿路上一直對另一個已經有點年紀的韓國女生毛手毛腳,而女生也半推半就,沿路上我就跟瘋狂的李東圭走在一起,李東圭超喜歡他的中文名字,而他也幫我把中文名字翻成韓文,互相念自己的不同語言的名字,瘋狂而激情的夜晚持續蔓延著…。

到了Kim家之後,大家花了一點時間整理一下房間之後,金炫都(Kim)與李東圭合炒了一道韓國的下酒菜,好戲才正式登場。剛開始So-chum喝起來就像一般白開水一樣,我跟Stefano異口同聲的說,之後就開始玩下酒遊戲,有點像我們的划酒拳一樣,大家漸漸開始有點醉意。人在意識解放之後,最容易回到的就是原始的本性;就像書上寫的一樣,一群喝醉的男生開始討論各國髒話怎麼說、性與酒精總是很容易被連結在一起,感覺很像又回到大一大學生活,對性懵懵懂懂的狀態。過程中我唯一真正覺得高興的是,喝醉的時候還可以說英文感覺很令人驚訝,半夢半醒中看見Stefano跟上了年紀的韓國女生開始交纏在一起、Kim開始大罵髒話、Kala跟她男朋友我看也要找到地方續攤,而我則醉倒在角落不省人事。

接近凌晨五點半,我拖的半醉半醒的步伐,踏出Kim家,在氣溫應該只有四五度的清晨試著找尋回家的道路,最後在看到日出之後安全抵達Hendon。你知道的,我其實不是很喜歡Pub或者是喝酒這檔子事,不過要開始交朋友有時候還是真的要放下自我,用對方的模式溝通,這一夜也真的讓我增長許多知識與”見識”。真是充滿酒精、髒話、混亂、泡菜的一夜,也許這才是學習真實人生的方式之一吧!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自己人畢竟還是自己人!(Taiwanese is still Taiwanese!)

昨天在學校終於遇到一個台灣人!你要知道,當日本人說自己的語言、韓國人說自己的語言,遠東國家只剩下我一個人的時候,有時頓時會覺得些許孤單與寂寞,直到Stanley的出現!不過好笑的是,昨天是我第一天見到他,卻也是我跟他準備道別的時候。由於他行李很多,需要人幫他幫忙拉行李,他在這學校已經待了八個月了,已經算元老級的了,幾乎所有的同學他都認識,而且聽他說還結交不少好朋友,不過當他真的需要幫忙的時候,所有以前的所謂韓國幫、日本幫的朋友群們,都躲的遠遠的,剩下我比較有”良心”的幫他這個旅程最後一個忙。我真的還是覺得,畢竟自己人還是自己人,兩個星期下來,天天講英文,突然可以講自己熟悉的語言在異鄉,是一種詭異而奇妙的聽覺轉換,聽見自己熟悉的語言,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快感!雖然從認識到離開不過短短的二十四小時,但畢竟自己人還是自己人,當你對人毫無戒心的真誠對待時,人家通常也會同等回報你。我想也因為我幫了他最後一個忙,Stanley也傾其所有地告訴我所有的教戰手則,我也覺得異常感動!於是鐵蛋、酸痛藥膏、感冒藥、牙刷、Outlet的地址、申根簽證辦理流程與不能說的秘密…,成為他對我無以計較回報的另一種回報!當在機場看著一個剛認識的朋友馬上又要離開,心裡真是不是滋味!生離死別重複且持續上演在世界每個角落,也我只能無奈的含淚接受!

人生啊….!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來自遠方的建議A suggestion from far away!

有以前的學生做了一本作品集,問我的意見,看了看,於是就寫下了以下的建議: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我看來你已經有了!恭喜你!

現在,你需要的是更多的想像與資料讓自己飛翔。

舉個例子吧!一首歌或一幅畫都會有一個或數個調性好讓每個元素找到自己的位置:像是月餅與禮盒之間的對話。
第一點我必須提醒的是:請重新思考”設計主題”跟”包裝”之間的關係。

顏色啊顏色!
顏色是最直接被消化的版面元素,他們應然本然都需要某種組織讓他們可以相互融合,試試看從別人的作品集找經驗吧,試著找幾個適合的版面案例,試著分析揣摩設計者的原意。

模仿,往往是超越的開端,在你要開始一項未知的挑戰的同時。

此時此刻,我無法告訴你你要怎麼讓你的作品集以哪種方式呈現,這個問題其實要問你自己。你的企圖只有你自己知道,試著先退到思考的原點,試想:做這本作品集的目的是?我有多少時間跟資源?我想像的作品集此時此刻需要達到哪種程度?我需要哪些參考案例讓自己可以參考?需要哪種技術支援?有哪些方向可以進行?等等問題之後,在開始所有的一切。有時候適切的計畫會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力量讓你可以依靠。

而問題本身將自己找到想要的答案。

(最後,我想學生可能因為看不懂我在寫什麼,或者覺得我給他的建議無關痛癢,也因而就再也沒有回應)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年輕人!我從你還沒出生就開始修相機了!

糟糕!來到這邊第三天,相機就壞了!

修理對於我現在的語言能力而言,仍是個挑戰。不過人生本來就是一連串的挑戰與衝突,該面對的仍要持續面對。聽從語言學校職員的建議,我到了FINCHLEY去修我的相機,我遇到了一個詞祥和藹的英國相機修理的老師傅,樂在工作,是我從他身上學到的第一課。他說:年輕人!我從你還沒出生就開始修相機了!當我跟他說:因為我學建築,所以相機對於我無比的重要時,他突然間他拿出了兩本視覺傳達的作品集,然後說:這是我兒子的作品,他兒子在學校當教授,在南非還有自己的工作室!Perfect-ist 是他用來形容他兒子的唯一的字眼。也讓我驚見,在看似不起眼的小店中,藏著許多未知的可能性等待發覺。


可以這樣學英文真是幸福!

Live concert in 77 Southfields

星期天Brent Cross Shipping Center逛完之後,原本計畫趁天還沒黑之前回家換裝來個公園慢跑,沒想到剛好撞見Miss Dementria一家人剛好在吃大餐,他們當然也好心的招呼我問我要不要吃,我當下就說我剛剛才吃飽(其實中午只吃了一根香蕉),Sophie的先生禮貌性跟我握了個手,然後稍微聊一下我的職業。他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非常喜歡足球,無時無刻都在看與聊跟足球有關的話題。雙胞胎女兒,一個能歌善舞,在他們吃完主餐,請我一起吃甜點的時候,Sophie老媽請他唱歌給我聽,第一首是Maria Carry 的Hero,纖瘦的身軀中藏著具有爆發力的音樂能量。還唱了另一首我沒聽過有關耶誕節的歌曲,一樣爆發力十足
!另一個安靜文雅,喜歡看小嬰兒,離開祖母家還打電話回來說他很愛他祖母!在Sophie的先生要走的時候,到門外一看Porche敞篷車,竟是他的!可見其經濟實力!閒聊之中他還告訴我他大約有2500張黑膠唱盤、一堆CD,這是他人生最大的嗜好!我開玩笑的形容他們一個像水一個像火,各有其風華。他也開玩笑說她先生是”悶騷型的”,熱情藏在裡面啦!

我的德國教授朋友My friend:German Professor -Andreas
















來到LSI第一個朋友不是Kim(韓國學生)、不是Rieako(日本優雅女職員),而是德國教授Andrea:大學教授、研究員也協助警方做研究,他的工作就是每天跟屍體為伍然後找出現線索。聽起來是份令人毛骨悚然的工作,我問他這工作很特殊也聽起來很艱難,他卻只有笑笑說:這跟一般工作都一樣!不過從他沒結婚,忙於工作看來,這應該還是不是一般性的工作。

我們曾經有個機會除了上課之外一起同遊Greenwich格林威治天文台,當天的午餐還是他請我的,只因為我帶了個台灣小禮物給他!(小禮物攻勢太有用啦!)我們從Embarkment搭遊艇到Greenwich,旅程約30分鐘,遊艇頗為高檔,船費單程只花3.5pounds(台幣約200元),一途上欣賞泰浯士河的風光、十分愜意!在兩個星期語言學習之後,他已以於上週五回德國繼續工作,(由於他堅持不拍照,這是我唯一張他的照片-橘色外套、黑色長褲的背影!)可以知道全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地球上一起努力生活著,我想是再令人興奮不過的事情了!以下是我最近跟寫給他的e-mail!

Dear Andreas

How was everything when you went back to your working position? I think you are really a hardworking person because you still kept studying in LSI during your two-week vacation. Based on this point, I could really learn a lesson from you!

It was really nice to have a trip to Greenwich with you on that day and we had a long and great conversation about our background. The experience really inspired me a lot, especially because everything on that day was so perfect to have a trip. As I’ve mentioned before, I plan to be a backpacker and to travel in Europe next year or the year after next year, therefore, maybe I will have a chance to visit you in the future. Of course,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come to Taiwan, I will be very happy to welcome you and maybe I could show you some local culture of Taiwan that you’ve never experienced!

The weather in London has recently become warmer than before and I will still not only continue to visit famous spots but also keep learning English as usual. I hope everything that you are dealing with will have a wonderful ending. Finally I hope you don’t work too late and remember to keep your body healthy!

Have a nice day!

Joseph Chan 16/11/2008

Greek!我的老天爺!是希臘!

跟我住了兩個星期的Miss Dementria,由於外表的關係,我都一直覺得他應該是印度人或者是中亞民族,他口中的Greek也一直覺得是中亞哪個不知名的國家,直到今天,才從更進一步的閒聊中了解Greek,竟是希臘!
哇!一樣具有傳統文化的希臘,我來到了英國竟然進入了一個希臘家庭,這樣的經驗相當具有”錯置”性!他開始驕傲的說起希臘的總總偉大壯麗的悠久歷史,以及亞歷山大大帝的歷史典故,瞬間,我似乎聽見狀闊悠揚的古典號角聲從遠方響起,殺戮戰場物換換星移下的時空交響曲。
老天爺真的給我很大的恩賜,讓我在逐夢的過程之中,一路顛簸卻似乎冥冥之中仍持續有貴人相助!感謝上蒼!當然,之後的持續努力逐夢的步伐,要靠自己堅定的意志持續貫徹了!

命運!This is Life!

人生的際遇有時候真的難以預料,上天總是會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考驗與獎賞,讓你在旅途中享受這一來一往的驚喜與挫敗,這一兩天的種種一切就是很好的例子。
11/14一早,收到之前代辦中心Jackie傳來的訊息說:我所申請Chichester 的課程將會有些狀況,請我考量一下之後的處理步驟,他們願意退費給我,或者申請他們其他的課程。這還真是天大的打擊,原本排好的一切行程,突然間全亂了方寸,原本的”些許”等待探索的未知變成”全然”的未知,種種突如其來的考驗接踵而至,後續的決定仍有待進一步的分析與慎思。
然而,就在晚上準備前往PUB的休息片刻,Homestay Miss Dementria 的二女兒Sophie來訪,Miss Dementria好心地向他女兒介紹我是學建築的,這裡的建築環境讓我有很大的衝擊。Sophie開始告訴我說他們家是一棟十分獨特(Unique)的房子,告訴我有空可以去他們家參觀,接著說到一位叫Mike的建築師是他的鄰居,熱情的Sophie一時想不起來名字Mike What?(Family Name?),打了一兩通電話問了問仍然問不出個結果,乾脆撥了通電話給隔壁55號的鄰居(我住77號),請我過去用一下網路,結果赫然發現這位Mike Davies竟然是大名鼎鼎Richard Rogers(Richard Rogers是英國第二大的建築師事務所,全世界應有前十大)的合夥人!然後馬上打電話幫我安排見面的時間!然後說:Joseph!This is your Destiny!(這是你的命運!)這樣的機會有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當下興奮到無法自己!天啊!作夢也沒想到自己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重新面對建築,似乎所有對建築的懷疑困惑開始漸漸找到出口!之後我們暢談了一些彼此的背景與人生觀跟為什麼我會來這邊,Sophie也用極度興奮的口吻說:沒有冒險的人生不值得活!這也是他一直信仰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對談不到二十分鐘,但我們似乎一拍即合,彼此找到可以繼續交集的範圍,最後當然,去PUB的念頭當下消散在寒冷而寂靜的夜空中….。

之後,就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的親臉頰的經驗了!
輕碰右邊臉頰然後發出親吻聲、然後換到左邊重複相同的動作!這樣的肢體接觸有別於握手說再見的拘謹與客套,你可以直接地感受到對方的體溫、些許的味道,在淺淺的接觸過程之中,令人覺得禮貌而直達心靈的溫暖,當然第一次就獻給了Sophie了!

最後Sophie說了一句:Joseph!其他的不敢確定,他覺得要是誰嫁給我一定會很幸福!(我緬靦的笑了一笑以表謝意)然後臨走之前告訴他說:今晚我肯定會睡不著覺了!
竟然可以有機會登門拜訪Richard Rogers的合夥人!而且是經由這樣的管道得以見面!人生真的是充滿無限種可能性!
詳網站:http://www.richardrogers.co.uk/practice/team/mike_davies

無以名狀

親愛的CL

此時此刻,我正用著堅強的意志與倫敦的氣候、交通、語言搏鬥著,這一切的無名介入,在我心中產生了許多的漣漪,是無言的、讚嘆的、質疑的、反省的,一切的一切從重新開啟知覺的開關開始。遠方的台灣,一切安好吧!要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要有十足的觀察力才行,畢竟英國所圍塑的整體國家品質,乃是百年醞釀下的綜合體。街頭的一般房屋、路人的穿著、小至防撞桿件,百年皇家所有的各種創作結晶,在無言的街頭一一發言,而我只能靜靜受教。這裡的一切真的都我所受的教育有著極度的衝撞。原本以為的”只要這樣就可以”的品質堅持,在這裡全然變成”非這樣不可”的總總可能性,每天與百年歷史的優良價值為伍,新的建築的創新與細部的展現,也變成很因然的結果,一點也不覺得唐突。這樣的堅持,在台灣才有可能是唐突,我們所在文化的淺根性不足以讓我們夠有深度地讓做每件事都有”雋永性”,這也許是我們共同的文化宿命。

倫敦的一切像極了一碗久燉熬煮的濃湯,一點一滴展現出風華,擁擠昂貴卻又舒服的環境,你會覺得每件事都應該有百年工藝的質感,人文的情懷,在街頭的雕塑、陰刻的警世文、詩集中一一呈現,在巧克力包裝中出現、在公車的配色中出現,在繁複綿密的都市地圖中讓你細細咀嚼著。

凍僵的手加上沈重的行囊下的我,記錄所看見的西方世界的點點滴滴,這樣的重新將自我價值徹底的洗刷,是一種充滿衝擊下的幸福,而我盡全力享受著。

倫敦地鐵閱讀學

這是一幅十分優美的畫面,展開在每天的清晨時光,在倫敦。輕輕的地從公車站牌下車之後,你會迅速的花一分半鐘徒步到Hondel Central Station,然後會有一堆免費的Metro Newspapers在等你,雖然從Hondel Central 到Hampstead只有不到十五分鐘的車程,你知道的,閱讀真的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尤其是一群人被鎖定在一個些微搖動的空間之中,彼此靜靜的享用著最新的新聞,在此刻,無關男女、種族、階級、黨派,只剩下捷運列車與軌道摩擦的些微碰撞聲,與每一站間依然聽不太懂口音很重的地鐵英文,但絕對無損於這個城市已經有的閱讀習慣,而我也深深地愛上一天這樣的開始。

每天,你開始學著當一個”Londoner”,從熱騰騰的地鐵閱讀時光開始,開啟著一天未知的所有旅程。

難以解釋的我與他、愛與愁、台灣與中國 Difficult Relationship-Taiwan &China



當被問到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時,我唯一能回答的就只有(Complicated Relationship)複雜的關係,來個例子吧!Miss Dementria的孫子問我為什麼你們中國人只能生一個小孩?我說:你有去過中國嗎?等你去過了,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他們會有那樣的想法,這是我當下唯一能找到的答案了。

有時候要順便解釋一下中國文化,卻不能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而是台灣人,你要知道中國人有時候是一種負面的”形容詞”在倫敦,但台灣文化卻也夾雜中國文化,所以也被要求要解釋十二生肖或中國新年的實質內涵,夾在這樣尷尬母國非母國、祖國非祖國的處境,我想是所有旅外台灣人都有的處境吧。

那天在逛大英博物館的時候,有兩個中國觀光客看見我就用英文跟我說:Are you Chinese?我不假思索地直接回答說:No,I am Taiwanese!馬上就看到他們臉上三條線的表情,之後全部用英文請我幫他們拍照,我想他們心裡的OS是:台灣人就不是中國人嗎?我想,所有台灣人面對這樣的問題,第一個反應都應該會是都我一樣的吧!這是一個充滿愛與愁、過去與現在、主體與邊緣的複雜國族議題了!

好奇疑問二:繁體與簡體,不只有一個其他國家的學生問我:中國的語言你們看的懂嗎?哈!又是另一個難以解釋的問題!

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土地,原屬於身上的些許枝脈才漸漸有了輪廓。

天氣、天氣、天氣....Weather,Weather,Weather...

倫敦的天氣帶有一種單獨本我的姿態,時而細雨綿綿,時而低調寧靜,在冬天,晚上的感覺總是很快就來到,時間感頓然消失,在這裡你不能依靠大地給你定位與方向,唯一有的時間觀念只好從手錶中微小的滴答滴答聲中去尋找,以前所以為的本來的世界觀,一項項被拔除,神造萬物,各種可能性被一一驗證。

(11/6)Lloyds TSB開戶-其實英國人挺和善的!

昨天下午帶著護照與語言學校帶的開戶用信,到了Lloyds TSB準備要開戶,沒想到櫃臺的黑人小姐給了我一封信,然後說:明天下午兩點再來!真是見鬼!開個戶搞的跟當小偷一下,還要一步步被”凌虐”!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再次來到離語言學校只有三分鐘路程的Lloyds TSB準備接受未知的考驗。迎接我的是一位年約五十位的中年婦人MRS Sarah女士,有別於台灣直接在櫃臺辦理開戶的方式,在這裡則是把你帶到一間只能容納兩個人的小房間,裡面只有一台電腦,不過每個桌面、牆面都很精緻,讓我也不自覺感嘆,人家百年所經營下來的一切的質感。然後他就開始上網,一步步把資料輸入到電腦裡面,她的英文很親切,沒有太多口音,所以他所說的我百分之八十都可以瞭解,當他把所以資料都接近輸入完畢的同時,告訴我有一堆可以享受的福利,包括如果手機遺失可以享受或壞了,可以享受修理或保險的服務,當時心想手機才多少錢而已,還有保險喔!為了要確認型號,他還打電話問了”相關單位”,這個相關單位的口音就讓我頭大了,濃濃的不知道哪裡的口音,害我只能一直跟他說Can u say that again?Pardon?之後連MRS Sarah女士都開始不耐煩的問對方說,”阿我都還沒辦完,沒辦法給你資料啦!”,說沒幾句接著就草草掛上電話說:一個星期後再來確認我的”手機保險”,之後就給了我一堆資料然後開玩笑的說:這也是好學英文的資料!讓我頓時覺得英國人其實也是很溫暖的!